次年五月,赵昰即位于福州,升福州为福州府,改元景炎、册封杨淑妃为皇太后,同政听,进封广王赵昺为卫王。
陈宜中逃奔到福州,被任命为左丞相。
此时,赵昰年仅10岁,史称宋端宗。
福州政权的建立,对南宋来说,是仅存的复兴希望。
尽管前途十分渺茫,陈宜中仍在这个“海上行朝”中担任着一个重要角色。
这时的南宋,按道理来说,应当好好经营,力图恢复失地。
但是,就是这么小的南宋,权贵们仍没有忘记争权夺利。
外戚杨亮节用事,以国舅自居而“居中秉权”,嗣秀王赵与择则“自以国家亲贤”对杨亮节多方掣时,杨亮节怀恨在心,不久将赵与择逐出朝廷。
陈宜中官居高位,武官张世杰精忠报国,多次与陈宜中争吵,结果“陈宜中尸其事,专制于张世杰”。
在抗战派中,陈宜中起初看重陆秀夫和文天祥。
他认为陆秀夫“常在兵中,知军务”,多委以重事,而陆秀夫“亦悉心赞之,无不自尽。”
后来二人发生分歧,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欲将他免职,由于张世杰反对方才未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