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三)商业
海外贸易——西域方面因海都等多年叛乱,陆路交通阻滞,商旅不行,对外贸易,主要依靠海上交通。忽必烈灭宋,首先设立泉州市舶司,又陆续添设上海、澉浦、杭州、庆元(宁波)、温州、广东等六处。此后归并废置不常,实际存在的商港只有泉州、庆元、广东三处。税率按货物粗细,规定细货十分抽一、粗货十五分抽一。出口土货税称单抽,蕃货进口税加一倍称双抽。输入多是香料、珠翠、犀角、象牙等物,输出多是金银铜铁、男女人口。这显然由于国内工业衰落,制造品不能抵补,只好用金银甚至男女去交换贵族奢侈品。所谓男女,自然是奴婢和破产流亡的农民。南洋群岛有华侨,从元朝开始。
国内贸易——据《马可波罗行纪》所载,大城市尤其是南方大城市,商业一般在发展中。北方首推汗八里大城(北平),居民殷繁,城内多居王公贵官,附郭多居外国商客,货物云集,只是丝一项,每天进城不下一千车,织造金锦绸绢,供贵人享用。汗八里四周约有二百城市,各有商人前来买卖货物。涿州居民多业工商,织造金锦丝绢及最美的罗。中定府(当是济南)商人经营大规模的商业,产丝极多。太原府工商业颇盛,产葡萄酒及丝,有些商人往印度通商谋利。平阳府居住商人不少。京兆府(西安)工商繁盛,居民织造各种丝绢。南方首推行在城(杭州),城中有大市场十处,小市无数,每天食用胡椒多至四十四担(每担二百余磅),其他货物消费量可以类推。行在城以外,有成都盛产丝绢,商业发达;南京城丝织业极盛;福州城产糖,珠宝交易甚大;宝应、高邮、泰州、扬州、镇江、苏州等城,都说居民赖工商为业。马可波罗所记南北城市,无不出产丝织物,想见元朝匠户中织工最多,工业中丝织业比较兴盛。匠户生产品归皇帝及贵族所有,因之蒙古贵人多经营商业,出卖他们的剩余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