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孟青云姗姗来迟,好多人都露出鄙视的眼神。
这是一种态度。
来的越早越,显得越庄重。
“孟翰林,为何来晚了?”
刘太师首先发难。
刘太师是三公之首,已是七十九岁,须发皆白。
虽已下野,但大朝会必来参加。
无他,就为一份荣耀感。
他的接班人范贤看不惯孟青云,他自然也看不惯。
你难道不知道离学校越近的学生,越容易迟到么?
一个大型团拜会而已,按时来就是了,来那么早干什么?
再说了,宫门都紧闭,怎么能算晚?
你们不也没有进去吗?
这话自然不能说出口。
对太师不尊敬不说,还会给有些人留下口实,然后掺杂进弹劾奏折中,说服力顿时强化。
“太师有所不知,路上堵车厉害,下官紧赶慢赶,费了好大劲才赶来!”
孟青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,还故意做出气喘吁吁的样子,增加说谎的效果。
你就尽扯淡吧!
你住在内城,上朝一直都是步行。
堵车能挡住步行的人?
满嘴谎言!
鄙视归鄙视,但大伙都保持看破不说破的规矩。
戳穿别人扯谎是不道德的行为。
偏偏有人不守规矩。
刘太师义愤填膺道:“你步行而来,车轿能堵住你走路?老夫看来,你就是轻视大朝会,对陛下不尊重!年轻人,后面的路还长着哩,悠着点!”